2009年5月5日 星期二

不平凡中的平凡




依定法師以醫學與佛法度人


十年前對佛法一竅不通,如今則是位佛學博士與佛學講堂教務長;過去在美國是個名利雙收的醫師,如今在台灣是個兩袖清風的比丘尼。他就是自在中帶一絲幽默、真誠裡蘊涵無限智慧的依定法師!


※從醫師變成法師

從醫師變成法師,從光彩歸於平淡;走進美國,再回台灣……依定法師的人生,從過去就已註定了不平凡。

不平凡要回歸平凡,就得放下一切,包括了人人稱羨的醫師頭銜與角色。拿起是辛苦的過程,放下何嘗不是痛苦的磨練?當醫師執業時,依定法師早已習慣無數的生老病死;出家後,卻因為一位老比丘尼的往生,讓他再次經歷了震撼教育。

當時接掌元亨寺「如意寮」執事的依定法師,依照過往醫師的判斷及法律規定,將一位生命垂危、即將臨終的比丘尼,趕緊送往急診室急救,並聯絡其家人;但是,比丘尼送上救護車時幾乎沒生命跡象,隨後便往生了。

這件事震撼了整個寺院及僧團,長老們認為這樣的處理並不圓滿;依常規,即將往生的僧尼不送急診,而應送往念佛堂念佛。這樣的文化與行事差異,讓當時出家不久的依定法師深感不解與困惑……

「難道生命不重要嗎?我是醫師,我要救他的生命,不對嗎?」心裡充滿矛盾與難過,「當時的我,也不知哪來的勇氣,我向長老們當眾道歉。這才瞭解,修忍辱有多麼不容易;因為,要放下自己過去的一切習性,要放下以『我』為主的觀點與立場。」


※The whole word is mine!

依定法師小時候的志願並非當醫師,而是教導學生的威嚴老師;但在潛意識裡,他有著盡掃人間不平事的俠女性格。「我看不慣成績差的同學被老師責打,便把老師的籐條給藏了起來。」

念護理科並在精神科做過兩年護理工作,依定法師深知自己的人生不會只停留在此。「The whole world is mine!」早想出國闖蕩的他,也開啟往後留美行醫的人生。

在留美等待醫學院入學期間,他靠著護理專長半工半讀,甚至兼做兩份全職及一份兼職的工作,卻也讓她早早見識人生之苦。尤其是在安養院的工作,病與死、離與別,是最直接、最真實的震撼。「早在四十年前,美國就有很多遭棄養的老人在安養院的現象。在這裡工作,感觸良多,也種下了我往後學佛修行的種子。」

然而,一個身軀弱小的東方女子,要在高頭大馬的國外叢林中奮鬥,必須學得一身強悍的本領,加上永不低頭的個性;這竟是他人生中最大的功課。

「在美國,我是醫院護理總督導,手底下管理三百多個人;我按照醫院行政章程做得有條有理,大家都要遵從照規矩做,卻也養成了我執、我慢的習氣。」雖然名與利都有了,但他覺得人生還是煩惱與痛苦。




※遇見人生導師,進入佛法浩瀚天地

十年前,依定法師協助接待從台灣至美國轉機的菩妙老和尚一行人,但對佛法還是一竅不通;幾次招待下來,即與菩妙老和尚結下師徒之緣。

「師父的攝受力很強,不嚴而威,讓我十分尊敬。」當時的依定法師忙著婦產科診所的事業,生活就是庸碌與煩惱。老和尚看出他的人生癥結,只告訴他:「生活上遇到了什麼困難,要忍耐喔!」簡單的一句話,卻深植依定法師心中。

有一次去機場送機時,老和尚一行人都已消失在海關門前了,他還留在原地不肯離去,似乎等待著什麼……忽然,其中一位師父折返,拿著老和尚寫給他的一張紙條偈語:「善緣要善了,惡緣也要善了。」依定法師似乎被點醒了;他就等著一句話,也知道該怎麼做了。

依定法師當年對佛教的認識,還停留在拿香拜拜、或只有失意的人才會遁入空門的觀念,於是決心至美國西來寺當志工。對於佛法,她就像個初生的嬰兒,努力汲取養分。「你沒有辦法讓我心服,我就沒有辦法接受……」難以擺脫科學求證的醫師性格,一般人以為理所當然的細節,對她來說,在在都是問題;她反覆諮詢求證,連法師也被辯到不知該如何回應……

找不到最究竟的人生答案,依定法師決定報讀西來大學宗教研究所,四年念完博士班。四年佛學院的薰染修行,醫師擁有的一切名與利,已掩不住依定法師的真如本性。「過去的生活就是無明、就是黑暗;心清淨了,你就能看到了。」依定法師說,歷經無數考試,他如今報考了佛陀家業,決心出家,做眾生的老師。



※佛者醫心,醫者佛心

出家後,行醫變成志工副業;除了僧團的照護工作,也參與僧伽醫護基金會的義診活動,為僧伽健康盡一分心力。

依定法師在元亨寺高雄本山,曾參與過僧伽安養院的規畫。元亨寺當時有個「如意寮」,專門提供給病老僧伽安住;但是,年長僧伽都以為進去就是等死,入住率始終不高。

依定法師奉命執行規畫後,提升如意寮的品質,加入復健師、推拿師、健康檢測、引進各式復健器材並設立佛堂,更設計營養飲食計畫,讓如意寮提升成為健康療護中心;如此一來,如意寮反倒變成了大家爭取入住的地方。病老的法師在這裡可以找回健康,重返崗位;更重要的是,他們能夠延續法命,持續修行。

進入佛教叢林後,依定法師發現,僧伽在醫療上比較偏向中醫,也往往吃了過多別人好心建議的偏方,反而造成體內肝腎等機能衰竭。所以,在科學及醫學觀念上的推展,也就更為重要。

依定法師發現,過去自己是用醫學、科學的角度詮釋生老病死,現在則用宗教的角度面對生老病死。「醫學與宗教其實是一體兩面、互相影響;身體會病,其實是心病了。醫學的功能,多在於事後補救、治療;宗教則在預防、保健上比較具成效。』依定法師說。

「以前我住的是二百多坪的大宅,現在我住的是八百坪的整幢大樓(元亨寺台北講堂)!以前幫人醫身體的病,現在治所有眾生的病!我不是比以前更富有、更有福報了嗎?」

如今,他圓滿做為人師的心願;用的不是教鞭籐條,而是自己的人身與佛陀的教法。捨棄名利,懷著宗教情懷行醫;解脫煩惱,抱著救世心願度人。醫者佛心,佛者醫心,依定法師用自己的一生譜下了最不平凡的樂章。




【依定法師小檔案】

學歷:美國洛磯山大學醫學博士、美國西方大學宗教學博士
臺灣護理師執照 美國護理師執照
經歷:元亨寺台北講堂知客師、元亨佛研所教務長、台北講堂社區學院教務長、元亨寺僧伽如意寮執行長、美國希望之城臨終關懷宗教師、HOSPIC 臨終照護志工培訓講師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