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5月4日 星期一

東大寺的鹿

◎右邊是母鹿,得了白內障,老眼昏花,但牠很聰明,一直待在入口處跟遊客討食,也很懂得向公鹿舔毛示好撒嬌。

在日本人的觀念裡,

認為鹿是佛的使者,

對鹿的態度也非常的友善,

在日本最古老木造寺廟「東大寺」,

入寺之前,有一個廣場,

仿造著佛陀時代的鹿野苑,

飼養著許多的鹿群,

供遊客與鹿直接接觸,

成為當地觀光的賣點之一。




◎李明德在拍片中,示範人鹿共食的戲碼。當然,也嚇到了當地的日本人。



有關鹿野苑吧,最近看到鹿的漫畫小故事,還真觸動了心絃。

《鹿的漫畫故事》

http://children.bfnn.org/comic/lwzwhkn/lwzwhkn01.htm



◎就在入口處有攤販賣鹿餅乾,收入用作鹿的保育基金。

鹿野苑傳說(Sarnath


鹿野苑有一感人傳說。據西域記述:在古代,如來及提婆達多分別為善鹿王及惡鹿王時,在大林中統領鹿群,各 500 餘。有一次國王至林中打獵,鹿群面臨大難。於是善鹿王向國王說情,說是:「如果縱情射獵,鹿群將即時全部喪命,很快就腐臭,國王您以後也無鹿肉可食,不如由我們每天獻上一隻鹿,如此國王每天有新鮮鹿肉吃,我們亦可延旦夕之命」國王聽從其言。自此兩群之鹿,輪流輸命。惡鹿王率領群中有懷孕母鹿,次當受死,向惡鹿王說:「我是該當受死,可是肚裏的鹿子不應喪命,希望鹿子出世後再受死。」惡鹿王不答應。母鹿便向善鹿王請求。善鹿王考慮到要其他鹿先去送死,也很為難,決定自己去替死。國王見到善鹿王便問:「何故遽然而來」。善鹿王說:「有雌鹿當死,胎子未產,心不能忍,故以身代替。」國王聞後非常慚愧,歡道:「我是人身鹿,你是鹿身人。」自此釋放諸鹿,不復輸命。所以該處又名施鹿林。鹿野苑梵文為 mrgadava,但印度人口說或在地圖上,多稱該地為 Sarnath,此字源自梵文 Saranganathe,意即「鹿王」,也就是源於上述鹿王的故事。

1 則留言: